威廉·退尔交响乐:瑞士管弦乐队与钢琴家奥尔加·谢普斯在安德马特的演出

不,那一声巨响并非来自那之前忽略的苹果射击声。但在第三乐章的节庆气氛中,音乐突然变得威胁重重。歌曲起始的那大调主题,用瑞士晚期浪漫派作曲家汉斯·胡贝尔的d小调交响曲所伴奏的音乐进入了舞步。我们可以轻易地想象出,在霍勒恩小巷中,退尔正埋伏着等待盖斯勒,直到那紧张的气氛在安德马特音乐厅干燥的音响效果中达到了顶峰,随即发出一声巨响。

随着音乐季的开幕,这也证实了安德马特音乐在Lena-Lisa Wüstendörfer的带领下展示其交响节目成功的秘诀。这包括了经典曲目的明星(这里指的是钢琴家奥尔加·谢普斯在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中的表演)以及瑞士作曲家的作品,例如最近赫尔曼·苏特的《小提琴协奏曲》,将其推荐给了该曲目表。

汉斯·胡贝尔的交响曲,这位在1900年前后在瑞士音乐界扮演了中心角色的作曲家,虽然不具有这种地位,但重逢这部作品绝对值得。从理查德·施特劳斯的这位同时代人的作品中可以看出,瑞士作曲家的时尚滞后问题是真的。但胡贝尔如何利用色彩斑斓的浪漫派管弦乐队,显得并不陈腐。铜管铠装的山脉,涌流的湖
在这部作品中,也没有什么“瑞士的狭窄”感。那铜管装甲的主调,任意中断,虽然可以被解读为对壮丽山景的反应。

然而,接着音乐变得辽阔,似乎从环绕着退尔故事的湖泊得到了灵感。音乐色彩丰富,以长远的呼吸流淌开来。当胡贝尔在第二乐章中,将田园牧歌推向错综复杂的赋格和充满激情的热情时,他展示了自己精湛的技艺。终曲中,那青年般的欢乐让人想起了那个时代的节日音乐。与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钢琴协奏曲相对,这部耳熟能详的经典更加引人注目。

更为显著的是,瑞士管弦乐队——在这段作品中比在胡贝尔作品中表现得更为出色——展示了其卓越的能力。尽管在第一乐章的节奏较慢且节奏拖沓,钢琴与管弦乐队联合产生了一种交响音效,使得在音乐厅内有了大乐队的感觉。特别是,奥尔加·谢普斯以感性并带有技术才华的方式演奏,使得这部作品如新。在几乎满堂的观众中,持久的掌声证明了演出的成功。观众中既有当地居民、度假村住客和徒步旅行者,也有来自外地的游客。

一位来自阿尔多夫的观众如是说。从乌里州到安德马特的时间几乎与到KKL的时间一样,这也是成功秘诀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