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干线如何永远改变了铁路旅行的世界

六十年前的1964年10月1日清晨,一列流线型的蓝白相间列车轻松滑过东京的城市扩张区,它的高架轨道将其向南带往大阪,并在历史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这是日本“子弹头列车”时代的黎明,被广泛认为是该国从二战创伤中惊人恢复的象征。与1964年东京奥运会一道,这一20世纪60年代的技术奇迹标志着日本重返国际社会的巅峰。自那列首班列车以来的六十年间,“新干线”一词——意为“新干线”

——已成为速度、旅行效率和现代性的国际公认代名词。日本仍然是铁路技术领域的世界领导者。像日立、东芝这样的强大企业每年向世界各地出口数十亿美元的列车和设备。自1964年连接东京和新大阪的320英里的东海道线完工以来,新干线网络稳步扩展。列车以高达200英里每小时(约322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从首都辐射到各地的线路上运行,向北、向南和向西开往神户、京都、广岛和长野等城市。

除了作为恢复的象征,新干线还被用作日本持续经济发展的工具和变革的推动力,在一个受到惯例和传统束缚的国家中发挥作用。突破边界
新干线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日本早期的铁路历史。不同于北美和大部分欧洲采用的4英尺8.5英寸“标准”轨距,选择了较窄的3英尺6英寸轨距。虽然这种轨距在穿越山区时更便宜且易于建造,但容量有限,速度较低。

由于日本的四个主要岛屿从头到尾横跨约1,800英里(接近3,000公里),主要城市之间的旅程既长且常常曲折。在1889年,从东京到大阪的火车旅程需要16个半小时——比几年前徒步需要的两到三周要好得多。到1965年,通过新干线只需三小时十分钟。20世纪开始出现了对“标准轨距”铁路网络的需求,但直到1940年代,作为雄心勃勃的亚洲“环线”

项目的一部分,工作才真正开始,计划通过隧道将日本连接到韩国和俄罗斯。二战的失败意味着新铁路的计划被搁置,直到1950年代中期日本经济强劲复苏,各主要城市之间的更好通信变得至关重要。虽然大部分网络服务于日本最大岛屿本州的人口最多的地区,但长海隧道让子弹头列车可以运行数百英里到达南部的九州和北部的北海道。

日本具有挑战性的地形以及其气候的极大变化,从北部的寒冷冬季到更南部的热带湿度,使得日本铁路工程师在推进铁路技术边界时成为寻找新问题解决方案的世界领导者。这些问题中最突出的是地震活动。日本是地质上最不稳定的地方之一,容易发生地震和海啸,并拥有世界上大约10%的火山。虽然这为新干线提供了一个可能是最具代表性的形象——一列高科技现代列车闪过被雪覆盖的富士山——但这也使得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更加困难。

尽管有这些因素,在新干线网络的历史上,没有任何乘客因脱轨而死亡或受伤。日本的高速铁路革命
下一代子弹头列车,称为ALFA-X,目前正在以接近250英里每小时(40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进行测试,尽管服务速度最多“只有”225英里每小时。这些以及其他近期新干线列车的主要特征是其非常长的车头,不是为了改善空气动力学,而主要是为了消除列车进入隧道时由“活塞效应”

引起的音爆,当列车以超音速速度将压缩波从另一端推出时,尤其在密集的城市地区,这一直是噪音投诉的来源。实验性的ALFA-X列车还具有旨在减少振动和噪音的新安全技术,并减少在重大地震中脱轨的可能性。现在,已有超过100亿名乘客以速度和舒适度搭乘这些列车,其运营的可预测性使高速旅行显得常规且被大多数人视为理所当然。世界各地的高速铁路
2022年,超过2.95亿人次乘坐了日本的新干线列车。

难怪有许多其他国家在过去的四十年里效仿日本的例子,建造了新的高速铁路。可能最著名的是法国,自1981年以来,他们一直在巴黎和里昂之间运营其高速列车(TGV)。像日本一样,法国成功地将技术出口到其他国家,包括欧洲最长的高速铁路网络西班牙,以及比利时、韩国、英国和摩洛哥的非洲第一条高速铁路。

法国的TGV网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缩短了大城市之间长距离的旅行时间,创造了更多的运力,使高速旅行变得可及且负担得起,甚至对常规通勤者来说显得平常。意大利,德国,荷兰,台湾,土耳其和沙特阿拉伯现在也在他们的大城市之间运营高速列车,直接与国内和国际航线的航空公司竞争。在英国,高速欧洲之星列车从伦敦开往巴黎、布鲁塞尔和阿姆斯特丹,但“高速2号线”——一条从伦敦向北运行的第二条线路,一直陷入争议。

曾被视为推进一个互联英国到来的世纪的标志性大型项目,现在已被缩减为一条140英里的连接线路,几乎无法改善现有服务。目前,对英国乘客而言,最接近子弹头列车的是新的日立制造的“城际特快列车”,其技术源自他们的日本表亲,尽管这些列车的最高速度仅为125英里每小时。与此同时,印度和泰国正在计划自己的广泛高速铁路网络。

中国的铁路崛起
近年来,中国凭借其经济实力,超越了世界其他国家,建立了世界上最长的高速铁路网络。根据国家铁路运营商的数据,截至2023年底,总长度接近28,000英里。这些线路不仅仅是一种交通工具,它们还为这个广袤国家提供了快速连接,促进了经济发展,巩固了政治和社会的统一。利用最初从日本和西欧获取的技术,随后由其日益成熟的铁路工业开发,中国迅速使自己成为高速铁路领域的领先者。

这看起来将会持续下去,因为它正在开发能够以接近400英里每小时运行的磁悬浮列车。自1970年代以来,日本也有自己的实验磁悬浮线路,并正在建设一条连接东京和名古屋的178英里线路。这条线路计划于2034年开放,最终将延伸至大阪,将到后者的旅行时间缩短至仅67分钟。“新干线显然远不止是一种交通工具,”英国学者克里斯托弗·P·胡德说,他是《新干线:从子弹头列车到现代日本象征》的作者。

“它是日本战后重建和新兴工业力量的最有力象征,并且继续演变,很可能在未来许多年里仍会如此。”虽然1964年的标志性蓝白色0系列列车早已退役,但它们仍然形成了许多人对子弹头列车的形象。它们惊人的后代是日本以及世界许多其他国家运输基础设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随着环境问题让人们在乘飞机前三思,它们可能会迎来新一轮的复苏,推动铁路的又一个黄金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