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都市评论——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史诗级失败

你可能会认为,一部酝酿了这么久的电影——据报道,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早在1977年就有了“大都市”的想法,并在1983年开始撰写剧本——并且以如此巨大的个人代价实现的作品——科波拉卖掉了一个葡萄园部分自筹资金——肯定会有一些重要的内容要表达。但尽管它有着巨大的视觉野心、哲学性的点缀和混搭的文学引用,这部作品却充满了让人发狂的空洞。

这是一部强烈的复古未来主义作品,融合了肯·拉塞尔式的庸俗与自大的姿态,电影提出的核心概念——现代美国遵循古罗马的模板——却没有真正值得这种崇敬之情。科波拉用古典字体把他的开场陈述刻在石板上,再由劳伦斯·菲什伯恩以尽可能神圣的语调来配音。美国,劳伦斯庄严地咕哝道,像罗马帝国一样,注定会被少数贪婪和狂妄的男人所毁灭。

故事的背景显然是曼哈顿——克莱斯勒大厦的戏份比一些配角还多——但在科波拉的版本中,这座城市被改名为新罗马,并出现了一群带有模糊帝国气息名字的人物,他们穿着仿佛刚从恋物癖装扮的托加派对中蹒跚走出来。城市的市长是弗兰克林·西塞罗(詹卡洛·埃斯波西托饰)——朋友们称他为弗朗西斯——但尽管与这个角色同名,科波拉似乎更认同电影的中心人物,凯撒·卡蒂琳娜(亚当·德赖弗饰)。

西塞罗是个心胸狭窄的怀疑论者,更专注于巩固自己的权力和影响力,而不是接受可能改善城市居民生活的激进变化。与此同时,凯撒是一个激进的梦想家和先知,一个因为其创造“大都市”的野心而被凡人无法理解的困扰天才。这个由新合成的可持续材料建造的未来主义变形大都市,承诺改变社会的基本结构。最重要的是,它需要摧毁现有城市的大部分区域来为其腾出空间。哦,还有一个小细节——凯撒也能够随意停止时间。凯撒和西塞罗是世仇;

他们之间的一个主要争论点是朱莉亚·西塞罗(娜塔莉·伊曼纽尔饰),市长的女儿。我们初见她时,她在一个像Studio 54风格的夜总会里,充满了在彼此胸部上舔可卡因的妖媚女子,她是一个派对女孩,随时可能因为一个乳头流苏事件而卷入公众丑闻。(如果科波拉能停止时间,你会怀疑他可能会在70%的女性演员们舞蹈穿着Bacofoil胸罩时就停止)。

朱莉亚被克洛迪奥(希亚·拉博夫饰)追求,他是克拉苏银行帝国的无比富有的继承人。但她对凯撒着迷,而凯撒恰好是克洛迪奥的堂兄。与此同时,凯撒与一个有野心的华尔街记者瓦尔·铂金(奥布瑞·普拉扎饰)有着断断续续的关系,她的狐狸精女坏脸谱是本片更为愉悦的元素之一。对于电影制作者来说,传达天才是一个最艰难的挑战之一。

大都市避开了最陈旧的陈词滥调(在墙上、窗户和其他任何平坦表面上狂乱地涂写方程式和图表),但科波拉的方法也好不到哪去:凯撒即兴爵士风格的头脑风暴会话,伴随着古怪的人体金字塔动作,让人尴尬到想要咬掉自己的手指。这部电影并非没有可取之处。设计部门——尤其是服装部门——全力以赴,陶醉于富丽堂皇的深红色和森林绿色色调。而且电影的野心展示出了极大的幅度:

我宁愿看一部勇于向天空进击却最终失败的影片,也不愿看一部在安全区谨慎前行的作品。尽管如此,这部电影在许多层面上都失败了。表演极不均衡,德赖弗和普拉扎勇敢地全力以赴,而乔恩·沃伊特饰演的银行老板汉密尔顿·克拉苏三世则像个滑稽恶棍般表演,达斯汀·霍夫曼在影片中的存在感几乎为零。但最主要的问题是一个不连贯的剧本,这个剧本似乎迷恋于影片试图抨击的怪物精英。一个例子:

影片的一刻,一颗卫星从天而降,直接击中城市,造成——我们想象——无尽的毁灭与痛苦。你会认为这是一个大问题。但这个事件在几个场景中被轻描淡写地提及,就像故事中的一切一样,从权力走廊的稀有立场看。对于一部不断强调集体利益和新乌托邦未来的影片,这可能是我见过的最不平等的叙事。影片虽然没有直接把普通市民称为愚民,但我们只在两种情况下看到他们:要么他们在铁栅栏后用茫然、无法理解的眼神注视,要么在暴动。

对于那些想要看科波拉导演的意大利裔家族内部权力斗争故事的观众来说,应该说还有更好的选择。在英国和爱尔兰放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