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块砖头随意堆在一起,上面盖上了瓦片,这就是Kalo Khan的家。他已经记不清自己的年龄,但认为自己大约在三十多岁。像Howrah地区的Khadinan村的许多人一样,Kalo是一名微型养鱼户,月收入在10,000到12,000卢比之间,有时还能通过出售鱼鳞赚点外快。Kalo与妻子Tumpa、一名家庭主妇,他们的儿子Biswanath,以及他们的女儿住在一起。
Biswanath是他们两个孩子中的长子,在当地的公立学校读七年级。Kalo曾希望再多生两个孩子,但看着自己简陋的居住环境,他回头问:“你看看我的情况?我在为儿子的教育苦苦挣扎。接下来,我还有一个女儿要照顾。”无数像Kalo和Tumpa这样的孟加拉农村年轻夫妇正在重新思考生育更多孩子的选择。
这开始反映在该州的农村总生育率(TFR)中,根据2020年的《抽样登记系统统计报告》估计,该州的农村总生育率为1.5,与安得拉邦、喜马偕尔邦和喀拉拉邦并列为印度第二低,低于2018年调查开始时的1.7。《抽样登记系统》调查是由联邦内政部进行的,目的是确定各邦的人口、出生和死亡指标。只有两个邦的农村总生育率低于孟加拉——泰米尔纳德邦和德里。
孟加拉农村的生育转变,或从高生育率向低生育率的过渡,尽管模仿了挪威、德国、荷兰和比利时等先进国家,但其社会经济指数低、人均收入低、女性教育和劳动参与率低等因素,却仍显得令人好奇。这一悖论如何解释,尤其是在农村地区更多孩子意味着更多劳动力这一长期观念的背景下?究竟是什么帮助孟加拉的农村达到了大量公共资金用于控制生育广告所未能实现的目标?加尔各答发展研究所(IDSK)决定找出答案。
他们对27个村庄的405个家庭进行了研究,时间跨度从2019年11月至2020年3月,随后直到2022年定期到该州多个村庄实地考察。研究报告指出,“这些家庭非常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少生育,以便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条件,”研究员Kakoli Das如此表示。Das补充说,这种“提高孩子生活质量的愿望”加上“经济不稳定性”消解了多生的欲望。
Das的研究已在2024年人口协会年会和2023年纽卡斯尔大学人口研究学会上发表并得到认可。研究方法
研究员们采用了多阶段分层抽样设计。根据农村人口占比、2001年至2011年间的绝对生育率下降和农村贫困率,将该州27个地区分为表现最差、中等和较好三个组。
每组随机选取一个区,例如,北Dinajpur是表现最差的一个区,Purba和Paschim Medinipur是中等区,Howrah是表现较好的区。人口统计上,这些区覆盖了该州的北部、中心和南部地区。研究采用一个综合指标,即女性识字率、女性劳动力参与率和非SC/ST人口比例,从各区中选取三个区块。最后,根据人口规模从每个区块中随机选取三个村庄,并从每个村庄的15个家庭中随机选择受访对象。
受访女性年龄在15-35岁,她们主要被问及是否希望未来再要孩子。自独立以来,孟加拉在印度生育转变方面一直处于领先地位。1947-48年的记录显示,加尔各答精英区Ballygunge中有30%的女性使用某种形式的避孕措施。在70年代,加尔各答达到了2的总生育率,当时是全国所有地区中最低的。当生育控制宣传提高了意识,这一总生育率进一步下降。
到《抽样登记系统》开始在2018年进行研究时,孟加拉的城市生育率为1.3,比2003-2005年的1.5下降了13.3%。但令人惊讶的是,其农村生育率从2003-05年的2.5降至2016-18年的1.7,下降了32%。在印度,夫妇决定要不要再生一个孩子也受制于性别偏好。研究发现这一现象仍然存在。76%的只有一个女儿的女性(95个案例)希望再要一个孩子,希望这次是男孩。
但只有50%的只有一个儿子的女性(96个案例)希望再要一个孩子。在有两个女儿的情况下(37个案例),15%的女性可能希望再要一个孩子,但在至少有一个孩子是男性的91个案例中,这一比例降至1%。在有两个儿子的44个案例中,这一比例降至0.7%。80%的有三个孩子的母亲表示第三次怀孕是意外。只有一个孩子的母亲中,44人表示希望少生育,以便能够更好地抚养孩子。
超过26%的人认为生育和抚养孩子的成本非常高。对于有两个孩子的母亲而言,46%认为分娩和育儿的成本过高,27%希望给孩子一个高质量的生活。然而,那些基于自身生活经验作出生育决定的女性比受社会影响和规范影响的女性更不愿意再生一个孩子,概率低三倍。研究引用了来自北24 Parganas的25岁两孩母亲Sujata的话:“只要父母能尽责为孩子提供好生活,孩子的性别无所谓。”
基于这些采访,研究揭示了孟加拉西部农村地区当前低生育率的两个主要动机。“首先是生育责任感,”研究指出,“在当地被理解为个人或夫妻对生育决策的道德、社会和经济责任感。父母感到有责任作出不让孩子面临困难或挑战的生育决策,并尽力给孩子提供健康和安全所需的一切,即使这意味着只生一个孩子。第二个动机是社会志向,即追求更高或更安全的社会地位。
在孟加拉西部农村地区,人们渴望孩子能逃离贫困,获得经济稳定和上升的社会流动性。父母在现有社会经济条件下有意识地、策略性地评估生育决策对孩子实现个人成就和幸福的影响。”低总生育率意味着什么?讨论农村生育率这一空前下降的影响时,IDSK的副教授兼Das的导师Saswata Ghosh预测,这将在不久的将来对孟加拉农村产生“多种政策影响”。
Das认为,年龄结构(从年轻人口到老年人口)的变化,以及家庭结构的变化(从大家庭/扩展家庭到核心家庭),会使该州的农村老年人在家庭关怀和福祉方面变得社会经济脆弱。他补充道,由于该州对老年人设计的各种社会保障计划的意识和影响较差且金额微薄,他们的经济脆弱性可能会在不久的将来增加。他认为,老年人将因此被迫因经济原因继续参与劳动力市场。
根据联合国人口基金会-老龄化报告,25%的农村老年人正在工作,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因经济原因从事了不熟练、低技术含量的工作和小职业。单位在初级医疗水平提供老年护理将成为一个挑战。此外,老年寡妇将成为孟加拉农村社会中最脆弱的群体之一,因为她们在家庭中的议价权和生活安排方面存在缺陷。